跳动百科

杜牧张好好诗真迹 张好好和杜牧是什么关系 唐朝张好好

蒋以翠   来源:

杜牧张好好诗真迹 张好好和杜牧是什么关系 唐朝张好好,唐代杜牧张好好诗,这既是一首唐诗同时也是一篇书法作品,是杜牧唯一存世的书法墨迹,从唐代以后历经北宋内府、南宋贾似道、元朝张金界奴、明朝项元汴、张则之、清初的梁清标、宋荦收藏,之后进入了清内府收藏,后来溥仪出走的时候遗失了这个藏品,再后来由著名的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收购,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杜牧张好好诗真迹 张好好和杜牧是什么关系 唐朝张好好,唐代杜牧张好好诗,这既是一首唐诗同时也是一篇书法作品,是杜牧唯一存世的书法墨迹,从唐代以后历经北宋内府、南宋贾似道、元朝张金界奴、明朝项元汴、张则之、清初的梁清标、宋荦收藏,之后进入了清内府收藏,后来溥仪出走的时候遗失了这个藏品,再后来由著名的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收购,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这幅书法作品十分珍贵,除了因为它是杜牧唯一留世的作品,还因唐朝名人留下的书法作品十分稀有,且这幅书法作品本身在书法上也颇有成就但我们今天要讲的,不是书法,而是这首诗

  杜牧曾说自己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流连在风花雪月之中,杜牧自然对女性十分了解,特别是沦落底层的女性可是,就是这么流连在风月场所的人,却是对女性最为尊重、同情的人

  太和二年,杜牧及第,并在第二年来到江西南昌,入了沈传师的幕府,做了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世代交好,且沈传师、沈述师兄弟二人爱好文学,对当世知名文人很是敬重、眷顾,因此与杜牧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这层关系,杜牧经常到沈述师府上蹭吃蹭喝,过程中就遇到了诗中的主人公——张好好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杜牧遇到张好好的时候,张好好年方十三,正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美好年纪,所以杜牧说她是南昌的佳丽这样的女子到底有多美呢杜牧只说了十个字: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她就像嫩绿的凤尾刚刚出生,又像莲花一样含苞待放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在高耸入云的滕王阁中,沈述师为了向大家介绍她,特意准备了一场宴会,想必当时南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被请了来吧

  张好好姗姗来迟,可能是第一次登场,紧张中带有几分羞怯她低着头,摆弄着前裙可是,当乐声响起,她一开口,便技惊四座那清脆嘹亮的歌声,连伴奏的乐声也比不了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张好好的第一次登台,无疑是成功的她用歌声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引来了无数的赞赏之声,也因此被沈述师编入了乐籍可是,年轻的张好好不知道,这就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失去了人生的自由,便失去所有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她又能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呢

  沈述师十分高兴,赏赐了张好好许多金银从这之后,沈述师经常把张好好带在身边,杜牧也常常与之见面,到了“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的程度这段时间,应该是张好好最幸福美好的岁月“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身外之事全不用操心,只要感受生命的美好、生活的欢愉就够了

  可是,这样的日子能长久吗

  “聘之碧瑶珮,载以紫云车”

  欢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在朝夕相处中,沈述师决定迎娶张好好“碧瑶珮”、“紫云车”都是极好的东西,可见沈述师迎娶张好好的时候,是十分奢侈热闹的,张好好当时也一定认为自己找到了如意的归宿

  在沈述师迎娶张好好做小妾后没两年,沈传师因为升迁,散尽幕府,杜牧也开始了自己“十年扬州路”的日子,与张好好也没再相遇

  “洛城重相见, 婥婥为当垆”

  生活总是喜欢给人开玩笑,本以为本以为张好好从此荣华富贵享受不尽,本以为杜牧就此飘荡江南零落一身,本以为二人从此再无瓜葛可是命运偏不如此

  太和九年秋(835年),杜牧时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部,回到洛阳在一家酒店垆旁,杜牧再次遇到张好好,此时的张好好没有当年的光彩夺目,取而代之的是满面沧桑此时的她,不再是沈述师的小妾,不再是光彩照人的名妓,而是普普通通的当垆卖酒女——她已被沈述师抛弃,可她自己并未诉说自己的遭遇,而是反过来询问杜牧的近况——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罢了

  不过六年的时间,眼前的这位女子,便从以前名动南昌的名妓,沦落至此,可见命运的悲叹

文章转载自:多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