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高粽”“夺魁”火了高考经济,家长为了高考博好彩头有多拼

元晴融
导读 下单一举夺魁花束,购买高考祈福文具,准备糕粽礼盒,预订高考套餐……2024年高考,真的是让不少考生家长也忙活了起来,气势上就已经拔得头

下单“一举夺魁”花束,购买高考祈福文具,准备糕粽礼盒,预订高考套餐……2024年高考,真的是让不少考生家长也忙活了起来,气势上就已经拔得头筹。近日,记者走访消费市场了解到,今年不少商家推出的高考“周边”产品,主打一个好彩头,引得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掀起了一股消费热潮。

近些年,高考送考行动中,最频繁出现的莫过于“旗袍送考”。在热播剧《小欢喜》中,妈妈们穿上鲜艳的旗袍,说是象征“旗开得胜”,旗袍衩还得开高,说是这样“高中”的概率就大。此外,还有父母拿着向日葵送考,说是寓意“一举夺魁”。

老师家长定做旗袍,寓意“旗开得胜”

近日记者采访定制旗袍店生意情况,店铺老板介绍说,5月以后旗袍销量持续上升,一方面是因为天气越来越热,适合穿旗袍;另一方面,旗袍作为中国女性在正式场合穿着的礼服,不少家长选择穿旗袍来给孩子加油,寓意考试顺利,旗开得胜。

△河北保定一26岁男老师身穿红色旗袍为高考学子加油打气

“红色系第一天开考穿,寓意开门红;绿色系第二天穿,表示一路绿灯、顺顺利利……”老板介绍到高考在即,店中最畅销的颜色以红、绿为主。这两种颜色由于其吉祥的寓意,成为送考家长的首选颜色。

除了定制的旗袍,商场里的商家也在这段“特殊时间”打造了以“高考,为梦想而战”为主题的销售区,印有“金榜题名”等吉祥语的短袖衫、“连中三元”文具套装、“走向辉煌”状元袜等商品集中销售,吸引了不少家长前来购买为孩子讨个好彩头。

一举高“粽”好彩头 粽子销量“一骑绝尘”

临近端午、作为本次的热门“助考神器”粽子当然也不例外,除了本身的节日属性加成外,谐音梗高“粽”寓意高“中”也是众多考生家长和老师下单的理由。

为了让考生们吃到蕴含美好寓意的粽子、讨个好彩头。许多线上平台的粽子销量居高不下。

今年端午节正好在高考之后,不少品牌用起了“谐音梗”,通过粽子礼盒命名来为考生献上花式祝福。在朴朴、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一些商家推出了“一举高粽”“包粽状元”“实力出粽”等高考主题粽子礼盒。

△粽子礼包里面还有一幅《状元及第图》

这股热潮有多热?记者发现,今年市场上热销的粽子,包装盒多以红色为主,就是为了图个喜庆。此外,不少产品的外盒上有特别定制的高考祝福主题插画。有的商家直接在外包装盒上印上“马到成功”等文字。此外,还有商家将定胜糕放在包装内,寓意“高中”。

除此以外,肯德基也通过联名形式搭配了美味可口的定胜糕,推出“肯定胜”等祝福礼盒

从这些高考前热销的商品不难看出,“高考经济”有的是给家长和考生提供了情绪价值。为了迎合家长和考生的需求,商家也是绞尽了脑汁。

“高考经济”无可厚非,但考生才是高考的主角。家长要以考生的意愿为主,不要轻易被商家所营造的消费环境或周边氛围所裹挟。

图个吉利、讨个彩头,是刻在中国人传统文化基因里的习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因此,“高考经济”一定程度上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也符合我国文化传统。

但值得深思的是,家长讨彩头的良好愿望和期盼心情,更需要学子们在平日里的积极努力和扎实付出。

在记者看来,“高考经济”的火热应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从商家角度来说,商家蹭热度推出了这些高考“周边”产品,其商业敏锐度是值得称赞的,这也是商业竞争之下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与营销创新的产物。商家不断迎合和发掘消费者需求,这种求生存、创效益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质和服务跟上,这种销售手段也不能长久。商家应兼顾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尤其是快消型企业,应注意不要偏废一方,才能形成长期的良性循环。

从监管部门来说,蹭热度的节日经济也常常伴随着涨价,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加强监管,此外,更应该关注是否有不良商家进行商业欺诈。有关部门应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核心,净化消费环境。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家长和考生应该理性看待考试,好成绩离不开日常的努力,显然不是仅靠“祈福”就能达成。高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它不仅检验知识水平,也检验人们在面对高压状态下的处置和应对。家长们由此产生的消费行为,应该考虑自身真正的需求和负担能力,不要盲目跟风,而应理性消费,同时也要防止不良商家华而不实的欺诈性揽客与销售行为。

(来源:极目新闻、哈尔滨新闻网、乌鲁木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