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的意思是什么】“身体力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仅在口头上表达某种理念或主张,更是在实际行动中去践行它。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即不仅要懂得道理,更要亲自去做。
一、
“身体力行”出自《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后来演变为一种强调实践精神的成语。它的核心含义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理想或理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承诺或理论上的探讨。
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责任感,他们注重实际效果,不空谈、不虚伪。这种态度在个人成长、团队管理、教育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身体力行 |
拼音 | shēn tǐ lì xíng |
出处 | 《礼记·大学》 |
基本解释 | 亲自实践,努力实行 |
近义词 | 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
反义词 | 空谈理论、纸上谈兵、言而无信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褒义 |
示例 | 他一直身体力行,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
引申意义 |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将想法转化为行动 |
三、结语
“身体力行”不仅是对一个人行为的要求,更是对其思想和品德的一种体现。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信息和选择,能够做到“身体力行”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与尊重。因此,我们应当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培养这种知行合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