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是什么意思】“焚琴煮鹤”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把美好的事物或有价值的东西随意糟蹋、破坏,结果适得其反,令人惋惜。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识货、不懂得珍惜的人。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焚琴煮鹤 |
| 拼音 | fén qín zhǔ hè |
| 出处 |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戏答佛印》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后世引申为“焚琴煮鹤”。 |
| 含义 | 把美好的东西当作普通物品来对待,甚至毁坏,造成浪费和遗憾。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或不尊重行为。 |
| 近义词 | 珍珠投暗、暴殄天物、糟蹋美好 |
| 反义词 | 爱惜珍重、细心呵护、珍惜资源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焚琴煮鹤”最早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原意是将琴烧掉,把鹤煮了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极大浪费和不尊重。后来这一说法被广泛引用,成为讽刺那些不懂得欣赏、反而破坏美好事物的行为。
在现代语境中,“焚琴煮鹤”常用于批评一些人对传统文化、艺术、自然环境等的破坏行为,如随意拆毁古建筑、乱扔文物、破坏生态环境等。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 |
| 文化保护 | 某地为了建工厂,拆除了百年古庙,真是焚琴煮鹤。 |
| 艺术欣赏 | 有人将名画当作装饰品随意涂鸦,简直是焚琴煮鹤。 |
| 环境保护 | 在风景区乱丢垃圾,不仅不文明,更是焚琴煮鹤的行为。 |
四、总结
“焚琴煮鹤”是一个具有强烈警示意义的成语,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避免因无知或轻率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无论是在文化、艺术还是自然环境中,都应该以敬畏之心对待,避免成为“焚琴煮鹤”的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