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嫉俗什么意思】“愤世嫉俗”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社会现状不满、对世俗现象感到愤怒和轻视的态度。它不仅是一种情绪表达,也常常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
“愤世嫉俗”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愤恨世人,讥讽世俗”,现多用来形容人对社会的不公、虚伪、腐败等现象感到愤怒,并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冷漠或不屑态度。这种情绪可能是出于理想主义、对正义的追求,也可能是因为个人经历而形成的偏激心理。
虽然“愤世嫉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但如果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与社会脱节、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愤世嫉俗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基本含义 | 对社会现状不满,对世俗现象感到愤怒和轻视 |
| 词性 | 形容词(也可作动词) |
| 情感色彩 | 负面为主,带有批判和不满的情绪 |
| 使用场景 | 描述对社会、人性、制度的不满或讽刺 |
| 同义词 | 怨天尤人、冷眼旁观、孤傲清高 |
| 反义词 | 随遇而安、知足常乐、顺从世俗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描述对社会现象的批评或个人情绪表达 |
| 注意事项 | 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脱离现实,影响人际交往 |
三、结语
“愤世嫉俗”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表达,既可能是一种清醒的批判,也可能是一种消极的逃避。在面对现实时,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才是更健康、更有建设性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