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嫉俗是什么意思啊】“愤世嫉俗”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社会现状不满、对世俗行为感到愤怒和鄙视。这个词语虽然听起来有些极端,但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表达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或批判态度。
一、
“愤世嫉俗”出自《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贡’,其言清廉,不事权贵,时人谓之‘愤世嫉俗’。”原意是形容人因不满现实而对社会风气感到愤怒和厌恶。现代用法中,这个词多指一个人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虚伪行为或不公待遇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讽刺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愤世嫉俗”并不等同于“消极悲观”,它更像是一种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和批判精神。不过,过度使用这一词也可能让人显得过于偏激或不合群。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愤世嫉俗 |
| 拼音 | fèn shì jí sú |
| 出处 | 《汉书·王吉传》 |
| 字面意思 | 对世间事物感到愤怒,对世俗行为表示憎恶 |
| 引申含义 | 对社会现状不满,对虚伪、不公现象感到愤怒 |
| 感情色彩 | 带有批判、讽刺意味,略显消极 |
| 使用场景 | 表达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批评或讽刺 |
| 近义词 | 怨天尤人、冷眼旁观、看破红尘 |
| 反义词 | 随波逐流、安分守己、与世无争 |
| 常见误用 | 被误认为是“消极避世”的表现,而非理性批判 |
三、结语
“愤世嫉俗”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它既包含对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个体对理想的追求。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可以合理使用这一词语来表达观点,但也要注意语气和场合,避免给人留下过于偏激的印象。理性看待社会问题,才是更为成熟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