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嫉俗是怎么意思】“愤世嫉俗”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社会现状不满、对世俗风气感到愤怒和鄙视。它不仅仅是一种情绪表达,更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态度。
一、
“愤世嫉俗”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意是“愤恨世人,憎恶世俗”。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多用来描述那些对社会不公、道德沦丧、虚伪现象感到强烈不满的人。这类人往往对现实世界持悲观或批判的态度,不愿意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保持独立思考和道德立场。
虽然这种态度有时被视为一种正直的表现,但也可能让人显得过于偏激或不合群。因此,“愤世嫉俗”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带有褒义或贬义。
二、表格形式展示含义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愤世嫉俗 |
| 拼音 | fèn shì jí sú |
| 出处 | 《庄子·大宗师》 |
| 字面意思 | 愤怒地对待世事,憎恶世俗 |
| 引申含义 | 对社会现状不满,对世俗风气反感 |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贬(有时也含褒义) |
| 使用场景 | 描述某人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对虚伪现象的反感 |
| 近义词 | 怨天尤人、冷眼旁观、清高孤傲 |
| 反义词 | 随波逐流、圆滑世故、安于现状 |
| 常见搭配 | “他为人愤世嫉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
| 适用对象 | 常用于形容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者等 |
三、结语
“愤世嫉俗”虽有其积极的一面,如保持独立人格、坚持道德底线,但若过度表现,也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压力增大。因此,在面对现实时,适度的批判与理性思考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