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形意拳三体式桩功神奇作用(形意拳三体式)

沈静浩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跳,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形意拳三体式桩功神奇作用,形意拳三体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开始的

大家好,我是小跳,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形意拳三体式桩功神奇作用,形意拳三体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开始的时候就一项一项的的纠正,每次站的时候都心里想着这些要诀,慢慢的就成习惯乐,就和小时候老师让你挺胸抬头坐姿,以后成了习惯就自然坐的直。

2、不用太可以的求,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

3、 形意拳称站桩为筑基功,筑基功是形意拳万法之源,万变之本。

4、有口头禅曰:“桩功是个宝,得它才是好。

5、”想学好形意拳,就要牢牢的打好桩功这个基础。

6、有了坚实的桩功基础,所习练的形意拳才能刚实迅猛,内外六合,达到“不动如五岳,动如狡兔”。

7、反之,没有牢固的桩功基础,学到的形意拳套路再多,下的功夫再深,也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8、 形意拳筑基三体式又叫“三才式”,即天地人三才;也是桩功和形意拳所有变化的开始,所谓“万变不离三体式”就是这个道理。

9、 一、三体式功法 无极式:习练者先选正方向:立正姿势站好,两手自然下垂,头正上顶,下颏微收,舌顶上腭,呼吸自然,心平气和,把自己融人自然,丢却妄念,初步达到无极式的基本要求。

10、这时你会感到心脏在平稳跳动,气血在缓缓流动,心旷神怡,直至全身内外阴阳平衡。

11、 “无极式”是三体式的预备式,主要是调理习练者使心态平静,气血周运,阴阳平衡,为筑基功的修炼打好基础。

12、 长时间站无极式,可调节中枢神经,精神内敛,精力充盈;心脏跳动平稳,收放自如;血液流畅,舒展顺达,对于神经衰弱和心脏病症有显著的疗效。

13、 三体式:慢慢的深吸一口长气,然后两掌根从身体两侧慢慢抬至小腹根部位,随气的吸人,两手掌根贴着小腹慢慢抬起,抬至与胸口平时(如图1),再将吸人之气缓缓呼出,随着呼出之气,两手再按原来上升的路线慢慢下落至肚脐两侧,两腿同时微曲(如图2),两掌变拳(如图3),拳心向上,两拳稍停,左拳从肚脐开始,以虎口贴身沿中线向上走至心口(如图4),左拳向前成45度角打出,向着鼻尖对面斜上方行至高与眉齐,虎口向外侧翻拧(如图5),再将拳变掌向里翻转并下落与胸口齐,掌心向下。

14、在左拳向外打出的同时,左脚也随之向前趟出半步,与右脚成45度角,两脚的间距一尺左右,右手变掌,掌心翻转向下,形成三体式桩功(图6),整个动作是由动到静的过程。

15、 动作要领:动作要完整和谐,鼻尖、手指尖、脚趾尖(图7)三尖相对,身体似正非正,似斜非斜,但头要顶,要正;左手要沉肩坠肘,手与肘臂要有拧裹之劲,指尖向前。

16、 二、三体式与定步鹰捉的区别 三体式的几个动作都要求匀速,力戒忽快忽慢。

17、三体式从无极式到有极式的过程都是调节呼吸过程的动作,调动意、气的过程,采用的是缓慢的匀速运动。

18、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个静动相结合的过程。

19、正因如此,形意拳先贤们才把三体式和定步鹰捉分别开来。

20、 定步鹰捉是在无极式的基础上开始的,两手贴腹部沿中线向上提至胸口,再贴腹部沿中线向下沉至脐两侧。

21、然后,右拳向上贴腹至胸口处向前上方打出,打至与眼眉齐,左拳从下向上方沿中线打出,拳心向上,打至两手相叠时同时变掌,右掌收至腹前,左掌向下翻拍至胸口齐。

22、整个过程是越打越快,右拳打至最高点最快,左拳变掌向下猛拍至胸口齐时最快,它是一个加速度的过程。

23、因此,从这点来说,“三体式”和“鹰捉式”是完全不同的,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形意拳先贤们所认可的,也希望我们广大形意拳爱好者加以区别,不可混淆。

24、 三、三体式的技法要求和作用 (一)基本要求与作用 掌型要求“三圆”。

25、即“手心圆”。

26、由于掌心回收,使掌的横撑力增大,有利于控制对方重心的变化。

27、“手背圆”,使劲力利达指尖,三节劲整,有利于气催血行。

28、“虎口圆”,助长掌的外撑和里扣的劲(图8)。

29、 2、要求齿、手、脚“三扣”。

30、即“齿扣”,齿为骨梢,“齿扣”可发动骨梢之威力;拳经云:“有勇在骨,切齿则发”,就是这个道理;“手扣”,手指甲为筋梢,“手扣”就是发动上肢筋梢的威力,可使劲力达到指尖,气贯梢节;“脚扣”可发动下肢筋梢的威力,劲达下肢,气贯脚趾,使下盘桩的基础牢固。

31、 3、头、舌、手要达到三顶。

32、即头上顶能振奋精神,发动头发血梢的威力;舌为肉梢,“舌顶上腭”,即发动肉梢的威力,舌卷气降,沉人丹田,加上咽津液还丹田,丹田坚实,内劲充足;“手顶”能使梢节前顶的劲力增大,气贯指尖,增强手指的钻翻劲力。

33、 4、要求脚、臂、肩、头“四平”。

34、形意拳的起手多用“鹰捉”,桩功“三体式”和“鹰捉”的定式是相同的。

35、因此,要求也是一样的,都要求做到“四平”。

36、 (1)“头顶平”,即下腭能自然回收,形成头上顶,项竖拔,既可发动血梢(即发梢),又可振奋精神。

37、 (2)“两肩要平”。

38、即上身不可倾斜,两肩持平并相称相撑,以使腰劲得发,周身劲整。

39、 (3)“前小臂要平”。

40、即两肘能向下坠沉而且里裹,两臂肘窝朝天,使前臂、肩肘、手,能在一条直线上,“三催”劲整顺,劲力到手。

41、 (4)“两足抓地要平”。

42、能使下肢的力量得发,下盘功力增长,桩实,步稳。

43、 拳经云:“足下存身”;其中“下”是前后两脚中间的位置,在三体式中是前三后七的劲,脚下所在的重心则是后三前七的距离, “存”是“放”人的意思。

44、就是说,在站三体式桩功时要求把身体的重心放在后脚跟的里边,前脚跟后边。

45、这样站能使前腿灵活,前进速度敏捷,不影响整体的平稳,使后腿蓄力待发。

46、 (二)“四象” 形意拳“三体式”要求做到“四象”。

47、即像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

48、要求“四象”,就是为了像这四种动物的特殊技能,“得之于心而能尽物之性”,把它变为自己武技的特长,还要求通过动物的动作把它的内意体现出来并运用纯熟,用于实战技击。

49、这就是三体式虽然是静态但都是象形取意,静中寓动。

50、因此,习练者一定要认真领悟,融汇贯通。

51、 “鸡腿”就是学鸡的“独立之形”和“两腿相夹”的劲力。

52、形意拳最突出的特点是前腿向前趟进,后腿有蹬劲,长时间站桩,“两腿相夹”的劲增大,会使“独立之形”稳健,可达到“不动如山岳”的奇效。

53、 2、“龙身”有三折之势,搜骨之法,龙常因身体“折”而力大。

54、我们习练形意拳就是要学它这一身法,即折身的特长,以达到“三催”劲整,力能顺达,腰劲在“转”“折”中得以发放。

55、当后膝里扣,上体反拧,形成“似正非正,似斜非斜”之势,使腰拧而腿顺,胯力前催。

56、“折”是“蓄”,只有通过“折”,才能达到充分的“蓄”力,在丹田省(音醒)气,自然劲力倍增。

57、 3、“熊膀”就是学熊的“竖项之力”和“膀垂力大”的特点。

58、“三体式”用“拔背”、“垂肩”,以求“项直”“头顶”,发动血梢的威力,使人精神振起。

59、同时,因垂肩抻拔双臂力贯肘、手,使上肢“三催”劲整。

60、 4、“虎抱头”就是学“虎未扑食头早抱”,这是蓄力待发的技巧。

61、拳经云:“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人洞紧随身”,这也是“虎抱头”技法的要旨。

62、站“三体式”桩,拳从下颏打出变掌落与心口齐,由于坠肘沉肩,则达到“手不离心,肘不离肋”,这正是“虎抱头”技法的具体体现。

63、 (三)“五夹” 形意拳先贤们常说,站好三体式就能站出“八面劲”。

64、其实,“五夹”练的就是“八面劲”,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沾那那有”的真劲。

65、 下颏与脖子夹:使丹田气沉,劲整而顺达,能唤起人体的内在精气神,有利于头上顶,使头发惊起,血脉速转。

66、 2、两臂夹:通过大小臂的沉臂坠肘和两臂的相夹,使两臂束为一体,产生裹劲,同时两臂又具撑劲,习之长久,周身自生八面劲。

67、 3、两腿夹:形意拳三体式的前三后七,并膝裹胯的“夹劲”具有独到之处。

68、在拧腰,顺后胯,使两胯前后在一条线上,使后膝里扣,膝尖朝前,反映一个“夹劲”;前后两小腿相夹,反映一个“剪劲”。

69、两劲相合,使腿的“夹剪劲”得逞。

70、两腿的“夹”劲对形意桩功和下肢技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71、 4、臂与腿夹:通过上肢沉肩坠肘和里裹的相互的夹,下肢前顶后蹬的夹剪劲,和丹田沉气拧腰顺胯,使上肢和下肢相对之处(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形成外三合劲,这样用意磨炼,会使上下肢的劲校整,向外发放时劲大,达到“上下相合”成为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练成弹性力。

72、 5、臂与身夹:向外伸出的手掌心回收手指的力向前顶,臂往回夹,则沉肩坠肘的劲稳固。

73、拳经云:“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人洞紧随身,手脚齐到才为真”。

74、是前臂与身夹的最好解释。

75、后臂与身夹会使前臂的劲得以充分发挥。

76、拳经云:“前手打人,后手发劲”,“拳打一阴反一阳”,其道理就在于此。

77、 (4)“静动” 从无极式到三体式整个过程都是“静动”结合,相互促进,“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这是整个过程的主线,也是为练好外形追求动作中的“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还要进一步去追求“静中之动”,也就是先辈们常讲的“内意之动”。

78、即对“意”的训练,对“神”和“气”的内养,对“内劲”的培育;进而达到意到气到力到的高超境地。

79、 拳经云:“静中之动谓之真动,动中之静谓之真静。

80、”这些都是先辈们在习练三体式过程的体会和经验;要在平时磨砺动作的同时,追求“静中之动”,更要追求“动中之静”,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探赜索隐地追求,才能知其“性”懂其“意”,进而才能达到“寂然不动,感而遂发”的“妙用则为神”和“不思自得,触之自应”的高超技艺 (五)“四梢” 形意拳讲的“四梢”,是指人的毛发为血梢,舌为肉梢,手指甲、脚指甲为筋梢,牙齿为骨梢。

81、如果习练者能把“四梢”发动起来,那气质神态就会猝然生变,自己会觉得精神雄劲,胆壮气豪,人见而生畏。

82、“惊起四梢”实际是“意有所感,神之所施”,主要是发挥内在的精神。

83、 在练三体式桩功时,一些人只练外形,不重内意和静中之动的求得,总感觉枯燥无味,容易产生杂念,气浮心慌,难以持久。

84、如果将“四梢”惊起与外在动作相结合,气势自然会倍增,心平气安。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