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巢而出的意思】“倾巢而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倾倒整个鸟巢,全部飞出来”,常用来形容敌人或坏人成群结队地从隐藏的地方一涌而出,进行攻击、行动或逃离。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倾巢而出 |
拼音 | qīng cháo ér chū |
释义 | 比喻敌人或坏人成群结队地从藏身之处蜂拥而出。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今若纵之,必倾巢而出。” |
用法 | 多用于叙述敌对势力的大规模行动,常含贬义。 |
近义词 | 蜂拥而至、成群结队、倾城而出 |
反义词 | 突然消失、悄然无踪、销声匿迹 |
二、成语使用场景
1. 军事或战争场景:如“敌军倾巢而出,试图突围。”
2. 社会治安事件:如“小偷们倾巢而出,抢夺商铺。”
3. 比喻性使用:如“公司内部问题暴露后,相关人员纷纷倾巢而出。”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 误用一:将“倾巢而出”用于正面或中性场合,如“游客倾巢而出参观景点”,这是不恰当的。
- 误用二:混淆“倾巢而出”与“倾城而出”,后者多用于形容全城出动,但更偏向于庆典或盛事。
- 注意:该成语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四、总结
“倾巢而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敌人或坏人成群结队地出现,强调其数量多、行动突然且具有威胁性。在写作和口语中,应结合具体语境合理使用,避免误用导致表达不清或情感偏差。通过了解其含义、出处及用法,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