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原文是什么】一、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属于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金陵(今南京)的自然与历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全诗语言雄浑有力,意境开阔,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深沉的历史情怀。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以下将提供《登金陵凤凰台》的原文,并对其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二、原文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登金陵凤凰台 |
作者 | 李白 |
体裁 | 七言律诗 |
创作时间 | 唐代(具体年份不详) |
地点 | 金陵(今江苏南京) |
主题 | 咏史怀古、抒发感慨 |
三、原文内容
> 登金陵凤凰台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四、简要解析
- 第一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描写凤凰台昔日的繁华景象,如今却只剩空台与江水长流,暗含物是人非之感。
- 第二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回顾六朝旧事,吴国宫殿已荒废,晋代的贵族也成了历史的遗迹,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 第三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描绘金陵周围的自然景色,画面开阔,意境深远。
- 第四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以“浮云”比喻奸佞小人,暗示自己被排挤、无法实现抱负的忧愤之情。
五、结语
《登金陵凤凰台》不仅是一首描写金陵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借景抒情、寄托情怀的作品。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此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是李白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白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