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资料】王昌龄(约698年-约756年),字少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为“盛唐三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被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战争生活以及闺怨思妇的情感,内容深刻,语言凝练。
王昌龄生平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王昌龄 |
字 | 少伯 |
出生时间 | 约698年 |
去世时间 | 约756年 |
籍贯 | 汴州(今河南开封) |
朝代 | 唐代 |
身份 | 诗人、官员 |
代表作品 |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等 |
风格 | 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七言绝句 |
地位 | “七绝圣手”,与李白、杜甫齐名 |
代表作品简介
1. 《出塞》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这首诗借古讽今,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2. 《芙蓉楼送辛渐》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3. 《从军行》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描写了边塞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王昌龄的历史评价
王昌龄在唐代文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善于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尤其在边塞诗和闺怨诗方面成就突出。尽管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但他的文学成就却让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总结
王昌龄是唐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尤其以七言绝句闻名。他的诗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王昌龄虽一生坎坷,但其文学贡献却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