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苦学原文及翻译】王冕是元代著名的画家、诗人,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最终成为一代名家。他的故事在《明史·王冕传》中有记载,后人常以“王冕苦学”为题,讲述他刻苦学习的精神。以下是对“王冕苦学”原文及其翻译的整理与总结。
一、原文
> 王冕,字元章,诸暨人。少贫,不识字。母使牧羊,常坐牛背上诵书。或劝之曰:“汝欲读书,何不从师?”冕曰:“吾无钱买书,安能从师?”遂自学,夜则燃脂膏,照书诵读。后游学于吴中,得《春秋》《左氏传》,日夜研习,遂通其义。后客于金陵,授徒为生,终成大儒。
二、翻译
王冕,字元章,是浙江诸暨人。他小时候家境贫穷,不认识字。母亲让他去放羊,他常常坐在牛背上读书。有人劝他说:“你想读书,为什么不跟老师学习呢?”王冕说:“我没有钱买书,怎么能跟老师学习呢?”于是他自学,晚上点油灯,照亮书本,继续诵读。后来他到吴中地区游学,得到了《春秋》和《左氏传》这两本书,日夜钻研,最终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后来他客居金陵,靠教书谋生,最终成为一位大学者。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出处 | 《明史·王冕传》 |
作者 | 不详(出自后人整理) |
主人公 | 王冕,字元章 |
出身 | 家境贫寒,不识字 |
学习方式 | 自学为主,夜晚点灯读书 |
成就 | 终成大儒,擅长诗画 |
教育意义 | 强调勤奋自学的重要性 |
历史评价 | 被誉为“苦学典范”,影响后世学子 |
四、启示与思考
王冕的故事虽然简短,但充满了励志的力量。他没有优越的学习条件,却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最终实现了自我超越。这不仅体现了个人奋斗的价值,也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追求学问的精神风貌。
在今天,面对各种教育资源,我们更应珍惜学习机会,同时也要学习王冕那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