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读书三余原文及翻译注释

2025-10-27 11:00:10

问题描述:

读书三余原文及翻译注释,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11:00:10

读书三余原文及翻译注释】《读书三余》是三国时期魏国学者董遇所著的一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他关于读书时间的见解。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强调了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的重要性。以下为原文、翻译及注释的总结与表格形式展示。

一、

《读书三余》通过董遇与弟子的对话,提出“读书当以三余”的观点,即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种闲暇时间来读书学习。董遇认为,只要善于利用这些时间,就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管理的重视和对学习精神的推崇。

二、原文、翻译与注释表格

内容 原文 翻译 注释
原文 “人有问学者,曰:‘欲读书,奈何?’” 有人向董遇请教说:“我想读书,该怎么办?” “问学者”指求学的人;“奈何”意为怎么办。
回答 “遇曰:‘当以三余。’” 董遇回答:“应当利用三余。” “三余”指三种闲暇时间。
解释 “或问:‘三余之意?’” 有人问:“三余的意思是什么?” “或问”表示有人提问。
具体解释 “遇曰:‘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董遇说:“冬天是每年的闲暇时间,夜晚是一天的闲暇时间,下雨天是时节的闲暇时间。” “岁之余”指一年中农闲时节;“日之余”指白天工作后的时间;“时之余”指天气不佳时的空闲时间。
结论 “凡此数者,皆可读书。” 这几种时间都可以用来读书。 强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
鼓励 “夫学者,自强不息,若志在读书,何患无时?” 学习的人应当不断努力,如果立志读书,怎么会担心没有时间呢? 表达对学习者的鼓励与期望。

三、总结

《读书三余》虽然篇幅短小,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提醒我们,不要因为时间紧张而放弃学习,而应善于发现并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空闲时刻。董遇的“三余”理念不仅是古代人学习经验的总结,也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学习,依然是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如需进一步扩展内容,可结合现代时间管理方法,探讨如何将“三余”理念应用于当代学习与工作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