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曹身与名俱灭】“尔曹身与名俱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一,原诗为:
>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句诗表达了对那些轻视、嘲笑前人成就的人的讽刺,认为他们虽然一时得势,但最终会身败名裂,名声也被历史所遗忘;而真正的文学和文化则如江河般永恒不息。
一、
“尔曹身与名俱灭”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批评那些自以为是、贬低他人成就的人。杜甫在诗中指出,这些人虽然可能一时风光,但终究会被历史淘汰,他们的名字和声誉都将消失无踪。相反,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作品和人物,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流传千古。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文学领域,也适用于其他社会层面。它提醒人们不要盲目地贬低他人,也不要追求短暂的名声,而是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价值的积累。
二、关键点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出处 |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 |
| 原文 | “尔曹身与名俱灭” |
| 含义 | 批评轻视他人、贬低前人成就的人,指出其终将被历史遗忘 |
| 背景 | 针对当时一些轻薄文人对王杨卢骆等初唐诗人的讥讽 |
| 意义 | 强调真正的价值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反对短视与虚荣 |
| 应用范围 | 不仅限于文学,也适用于社会、历史、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 |
| 当代启示 | 提醒人们应尊重他人、追求长久的价值,而非短暂的名声 |
三、结语
“尔曹身与名俱灭”虽是一句古诗,但其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对当代人行为的一种警示。在信息爆炸、浮躁盛行的时代,我们更应从中汲取智慧,坚守内心的真诚与价值,避免成为“身与名俱灭”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