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熟能详是什么意思】“耳熟能详”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些事物非常熟悉,甚至能够熟练地讲述或引用。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也常被用于书面表达中,用来强调某种知识或信息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
一、成语释义
| 成语 | 耳熟能详 |
| 拼音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 出处 | 《宋史·张咏传》:“人之言曰:‘耳熟能详。’” |
| 含义 | 指听到耳朵里,能详细说出。形容对某事非常熟悉。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对某一内容、故事、事件等非常了解。 |
| 近义词 | 熟知、了如指掌、耳闻目睹 |
| 反义词 | 一无所知、陌生、生疏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子 |
| 日常对话 | “这首歌我耳熟能详,从小听到大。” |
| 学术写作 | “对于古代诗词,许多学者都耳熟能详。” |
| 教育领域 | “学生对课本中的经典文章大多耳熟能详。” |
| 媒体评论 | “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观众早已耳熟能详。” |
三、常见误区
虽然“耳熟能详”听起来像是“听了很多遍”,但它的实际含义更偏向于“熟悉并能详细说明”。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
- 不要误用为“听多了”:比如“他听了十遍,所以耳熟能详”是不准确的。
- 避免搭配不当:如“耳熟能详的是音乐”比“耳熟能详的是音乐作品”更自然。
- 注意语境适配: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应确保语义清晰、逻辑通顺。
四、总结
“耳熟能详”是一个表达熟悉程度的成语,强调对某事了解深入、记忆深刻。它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有广泛应用,但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搭配的合理性,以避免误解或表达不清的情况。
通过了解其含义、用法及常见误区,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专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