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工作法】“枫桥式工作法”源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践经验,是一种以群众为基础、以预防为主、以调解为手段、以稳定为目标的社会治理模式。该方法强调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注重源头治理和矛盾化解,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一、核心理念总结
| 核心理念 | 内容说明 |
| 群众路线 |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 预防为主 | 强调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防止矛盾升级 |
| 调解优先 | 在处理矛盾时,优先采用调解方式,减少对抗性冲突 |
| 共建共治共享 | 鼓励多方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合力,实现社会和谐 |
二、主要特点
| 特点 | 内容说明 |
| 灵活性强 |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
| 可操作性强 | 实践中可复制、可推广,适合基层广泛应用 |
| 注重实效 | 以实际效果为导向,不搞形式主义 |
| 以人为本 | 关注群众的实际利益和情感需求 |
三、实施路径
| 步骤 | 内容说明 |
| 情况摸排 | 定期走访调研,掌握群众诉求和潜在问题 |
| 分类处理 | 根据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
| 协调联动 | 整合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协同治理 |
| 回访反馈 | 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跟踪回访,确保落实到位 |
四、成效与意义
| 成效 | 意义 |
| 社会稳定 | 减少群体性事件,提升居民安全感 |
| 治理能力提升 | 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 群众满意度提高 | 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
| 推动创新 | 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治理经验 |
五、应用范围
| 应用领域 | 具体内容 |
| 社区管理 | 处理邻里纠纷、公共事务等 |
| 矛盾调解 | 化解各类民事、经济、家庭等矛盾 |
| 安全防范 | 预防犯罪、维护公共安全 |
| 服务群众 | 提供便民服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
六、总结
“枫桥式工作法”不仅是基层治理的一种实践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的体现。它强调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共建共享,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这一工作法在新时代背景下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