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歧山是什么意思】“凤鸣歧山”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背景的成语,源自《诗经》和古代传说,常用来象征祥瑞、盛世或贤才的出现。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
“凤鸣歧山”字面意思是“凤凰在岐山鸣叫”,出自《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里的“凤”代表凤凰,是古代传说中象征吉祥与高贵的神鸟;“歧山”则是周朝兴起之地,相传周文王在此建都,周武王伐纣成功,建立周朝,史称“周兴”。
因此,“凤鸣歧山”寓意着圣人出世、天下太平、国家兴盛。后人常用此成语来比喻有德之人或贤才的出现,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或社会的繁荣。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诗经·大雅·卷阿》 |
| 字面意思 | 凤凰在岐山鸣叫 |
| 引申含义 | 圣人出世、祥瑞之兆、国家兴盛、贤才出现 |
| 历史背景 | 周朝兴起,周文王、周武王时期 |
| 文化象征 | 吉祥、高贵、盛世、德政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文学、历史、政治等领域,表示祥瑞或人才涌现 |
| 相关典故 | 《史记·周本纪》、《尚书》等文献均有提及 |
三、结语
“凤鸣歧山”不仅是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中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美好寄托。它提醒人们,真正的盛世往往伴随着贤才的出现和祥瑞的降临。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