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头百尺的意思】“竿头百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事业、学问或修养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仍不满足,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这个成语源自佛教禅宗思想,强调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竿头百尺 | 
| 拼音 | gān tóu bǎi chǐ | 
| 出处 | 《景德传灯录》:“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 含义 | 比喻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仍要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 | 
| 用法 | 多用于赞扬他人或自我激励,表示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竿头百尺”最早出自佛教典籍,原意是指修行者在达到一定境界后,仍需进一步精进,不能停滞不前。后来,这一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用来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学术研究 | 他在学术上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依旧坚持深入探索,真是竿头百尺。 | 
| 工作表现 | 虽然他已经晋升为部门主管,但他仍不断学习新技能,体现了竿头百尺的精神。 | 
| 自我激励 | 我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必须竿头百尺。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 
| 反义词 | 停滞不前、固步自封、知足常乐 | 
五、总结
“竿头百尺”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态度。它鼓励人们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不要满足现状,而是要持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人生道路上,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都是值得提倡和践行的。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文化背景或拓展应用,可参考佛教典籍或现代励志类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