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是啥】干槽症,医学上称为“拔牙后颌骨炎”或“牙槽窝炎”,是一种常见的拔牙术后并发症。它发生在拔牙后的2至4天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放射性疼痛、口腔异味以及牙槽窝内空虚或有腐坏组织的情况。这种病症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适和痛苦。
一、干槽症的基本信息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干槽症 |
| 英文名称 | Alveolar Osteitis |
| 发生时间 | 拔牙后2-4天 |
| 主要症状 | 剧烈疼痛、口臭、牙槽窝空虚、可能伴有发热 |
| 疼痛特点 | 放射性疼痛,可向耳部或太阳穴放射 |
| 常见诱因 | 拔牙创伤大、术后护理不当、吸烟、糖尿病等 |
| 治疗方式 | 清创、药物冲洗、止痛、局部用药等 |
| 预防措施 | 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早漱口、戒烟、遵医嘱 |
二、干槽症的成因
干槽症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血凝块脱落或溶解:拔牙后形成的血凝块是保护伤口的重要屏障。如果血凝块过早脱落或溶解,暴露的骨面会引发炎症。
2. 感染:术后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牙槽窝发炎。
3. 个体差异:如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吸烟者更容易发生干槽症。
4. 操作不当:拔牙过程中操作过于粗暴,或术后护理不到位。
三、干槽症的症状表现
- 剧烈疼痛:通常是单侧的,且在夜间加重。
- 口臭或异味:由于牙槽窝内的组织坏死,常伴有明显异味。
- 牙槽窝空虚:检查可见牙槽窝内没有正常的肉芽组织,甚至能看到骨头。
-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发热。
四、干槽症的治疗方法
1. 清创处理:医生会清除牙槽窝内的坏死组织,并用生理盐水或抗菌溶液冲洗。
2.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配合止痛药缓解疼痛。
3. 局部敷药:如使用含碘制剂或止痛凝胶,促进愈合。
4. 定期复查:根据病情需要多次复诊,确保恢复顺利。
五、如何预防干槽症?
- 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凝块脱落。
- 保持口腔清洁:但应避免过早用力漱口或使用吸管。
- 戒烟: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增加干槽症风险。
- 遵医嘱服药:按时服用止痛或消炎药物。
- 及时就医:若出现异常疼痛或异味,应及时联系医生。
六、总结
干槽症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其带来的痛苦不容忽视。了解其成因、症状及预防方法,有助于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对于已经发生干槽症的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影响恢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