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张鸡黍原文及翻译】《范张鸡黍》是一则出自《后汉书·范式传》的古代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两位好友范式与张劭之间的深厚情谊。故事以“鸡黍”为象征,体现了古人重信守诺、情义无价的价值观。
一、
范式与张劭是东汉时期的两位士人,两人结为挚友。张劭因家贫,不能常与范式相聚,于是约定每年春天一起吃饭。后来张劭去世,范式得知消息后,不顾路途遥远,千里奔丧,只为履行当年的承诺。他带着鸡和黍米前往,亲手为张劭祭奠,感动了在场的人。
这个故事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诚信的力量,也反映了古代士人重视承诺、讲究礼节的道德观念。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范式字巨卿,少与张劭为友。 |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与张劭是好朋友。 | 
| 劭字元伯,二人并游太学。 | 张劭字元伯,两人一同在太学学习。 | 
| 后别,定曰:“后二年当还。” | 后来分别时,约定:“两年后我会回来。” | 
| 劭曰:“某日当还。” | 张劭说:“某天我会回来。” | 
| 二年之后,果如期而至。 | 两年后,果然按照约定时间到达。 | 
| 劭乃具鸡黍以待之。 | 张劭准备了鸡肉和黄米饭来迎接他。 | 
| 既至,共食。 | 到达后,两人一起吃饭。 | 
| 劭曰:“吾今死矣,愿兄哀之。” | 张劭说:“我现在就要死了,希望兄长能怜悯我。” | 
| 式曰:“兄安得死?” | 范式说:“兄长怎么可能会死呢?” | 
| 劭曰:“吾梦中见君来,已死矣。” | 张劭说:“我在梦中看见你来了,我已经死了。” | 
| 式悲泣,遂哭之。 | 范式悲伤地哭泣,于是为他痛哭。 | 
| 劭卒,式往吊之。 | 张劭去世后,范式前去吊唁。 | 
| 悲恸,为之废食。 | 非常悲伤,以至于不吃东西。 | 
| 劭妻曰:“夫生前约,今虽死,不可违。” | 张劭的妻子说:“丈夫生前有约定,现在即使死了也不能违背。” | 
| 于是,式遂以鸡黍祭之。 | 于是,范式用鸡和黍米来祭祀他。 | 
三、总结
《范张鸡黍》不仅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强调了“信”与“义”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仍应珍惜真诚的友谊,并坚守承诺。通过这一典故,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高尚品德与深刻的人文关怀。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故事的文化意义或历史背景,可继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