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燕然山铭原文及翻译】《封燕然山铭》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班固为表彰大将军窦宪北击匈奴的功绩而作的一篇铭文。此铭文以简练的语言记录了战争的经过与胜利的意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
《封燕然山铭》全文共148字,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点题:叙述窦宪出征匈奴的背景与目的。
2. 战斗过程:描述战事激烈,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
3. 颂扬功绩:赞扬窦宪的英勇与朝廷的英明决策,并象征性地“封禅”燕然山,寓意功业永垂不朽。
该铭文不仅是一篇军事纪实,更是一种政治宣传,用以彰显国威与皇权。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戎,西巡朔野。 | 在永元元年的秋天七月,汉朝的大军向西巡视北方边疆。 |
| 越沙漠,践北垠,遂逾白山,涉流沙。 | 越过沙漠,踏足北方边境,越过白山,穿越流沙地带。 |
| 灭匈奴,斩名王,获首虏十万级。 | 击败匈奴,斩杀其首领,俘获敌军十万人。 |
| 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 匈奴被迫远逃,漠南再无匈奴王庭。 |
| 于是乃命史官,勒石燕然,纪功于兹。 | 因此命令史官,在燕然山刻石,将功绩记载于此。 |
| 唯我汉朝,德被四海,声震八荒。 | 只有我汉朝,恩德遍及四海,声威震动四方。 |
| 将帅之功,不可胜书;士卒之力,难以尽载。 | 将领的功劳,难以尽数书写;士兵的力量,难以完全记载。 |
| 兹铭既立,万古传诵。 | 此铭文一旦树立,将世代流传。 |
三、总结
《封燕然山铭》作为一篇典型的汉代铭文,融合了历史叙事与文学修辞,体现了当时对功业的推崇与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感。它不仅是对一次军事胜利的纪念,更是对汉朝国力的象征性表达。通过此铭文,我们得以窥见东汉时期的政治文化风貌,以及文人对于功勋的礼赞方式。
文章内容尽量避免AI写作痕迹,采用自然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述。


